首页 >  资讯 >  详情

每日视讯:紧急规避系统性风险 拯救瑞信:“大而不能倒”再现

2023-03-21 11:16:53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资料图)

■ 本报记者 路 虹

中国商务新闻网3月20日凌晨、就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开市之前,为避免世界经济因瑞信的不确定性而出现动荡,在瑞士政府撮合下,瑞银宣布收购处于崩溃边缘的瑞信。同时,瑞士央行表示,将提供1000亿瑞郎流动性援助,以支持瑞银收购瑞信。瑞士央行称瑞银和瑞信两家银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瑞士央行的现有便利工具。

瑞信,这就是传说中的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倒”来源于英文TOO BIG TO FAIL,其基本含义是鉴于企业太大,涉及面广,倒闭后将带来连锁反应与系统性风险。因此,最好不要让它倒闭。其最早的渊源与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有关。

同样是金融机构引爆危机,几天之前的美国硅谷银行在三天内以摧枯拉朽般的姿态瞬间倒塌,其资产规模超2000亿美元。在资产规模高达5750亿美元的瑞信面前,美国硅谷银行甚至只能算是小弟弟。难道,美欧金融监管层都在应验了那句老话:大而不能倒?如果你规模小,就只能听别人的;而如果你规模足够大,别人就必须听你的!在大多数金融机构眼里,这是以规模拿捏甚至制约游戏规则的制胜法宝。

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下,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大而不能倒”只是潜规则,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便成了显学。2008年9月15日,这一天也被称为“雷曼时刻”——具有150多年历史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巨震,令次贷危机演变成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也由此同陷低迷。吸取雷曼兄弟倒闭的教训,在随后的金融危机中,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没有让规模更大的金融机构美国国际集团和花旗集团倒掉,而是不惜斥巨资大举救助,以稳定金融体系作为目标,这亦成其他金融机构效仿的对象。

投鼠忌器效应下,瑞信频现危机引发了人们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惨痛回忆。近几年,瑞信经历了系列丑闻、连年亏损、存款资金加速外逃等叠加令其陷入水深火热境地,期间长期接受外界资金注入,直至今年3月该行多家大股东宣布出售全部股份,大股东之一沙特国家银行也明确拒绝继续对其提供帮助后。为避免重蹈雷曼时刻的覆辙,瑞士政府亲自上阵,明确表态采取迅速且能稳定局势的解决方法是“绝对有必要的”,“这个方案就是瑞士信贷银行被瑞银集团收购”。瑞士政府表示,面对目前困难形势,瑞银集团收购瑞信是恢复金融市场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是管控瑞士及其公民所面临风险的最佳解决方案。

瑞士政府的行为再次诠释了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潜规则,由于担心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很多国家都会强化对银行的监管,也对濒临破产的大银行提供救助。瑞信施施然成为“大而不能倒”游戏规则的新宠。

此次基于大而不能倒的救助方式虽然暂时摘除了更大范围金融雷暴的引信,却埋下了金融机构甘冒风险也要把规模越做越大的本能冲动和赌博心理。即使最后暴雷,也可以摆出一副“死给你看”的姿态,倒逼政府倾囊相助。就这样,“大而不能倒”潜规则会诱使金融机构极力做大,在高风险业务上下赌注,从而让金融机构面临更大的风险。就像被溺爱的孩子在父母的强势呵护下一路有恃无恐,直至父母也罩不住的那一天来临。这样一来,“大到不能倒”俨然成为了一些金融企业的护身符。这种不良行为就是“大而不能倒”的最大风险。

由于人们拒绝降低越来越被刺激的欲望,拒绝拥抱本应休养生息的经济和生态,在金融机构屡次被救助、屡次大而不能倒之后,世界经济除了被逼进入新一轮全球放宽货币、继续注水外,就像美联储在近一周向市场注入的紧急流动性达到了近3000亿美元一样,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可走了。于是乎,国际黄金价格快速迫近2000美元大关,距两年前的历史高点近在咫尺。多国的法币信用在降低,传统黄金的保值作用凸显,恐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