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详情

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专家提醒务必注意这一点

2023-08-25 17:56:18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8月25日报道:北京时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核污水排放后,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来听听专家学者怎么说。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此前公布了排放计划,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整个排海计划至少持续30年。

核污水240天后到达中国,后果不可预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的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中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这是极不负责的举措。”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陈新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岛这片海域,是黑潮和亲潮交汇的地方。核污染水会通过北太平洋的海流慢慢扩散到整个太平洋区域。”

2011年4月12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不同等级的核事故所产生的核元素污染是不同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等级相当高,它产生的核污水的污染程度不可小觑。”陈新军和团队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目前学者们关注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比较多,其他很多衰减周期更长的元素,还鲜少有相关方面研究,这造成了对排放核污染水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他指出,虽然日本政府声称排放核污水前会对其进行处理和稀释,以确保其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但目前国际上尚无充足证据可以对上述说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

因担心核污水污染,韩国消费者近期大量购入食盐,零售商也因为担心供应短缺而囤货。国内部分地区也发生了食盐抢购现象。那么,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海盐、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

早在2011年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8月24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陈新军说:“我们国家动作还是很迅速的,对于污染源附近海产品进行了严格管控。”

“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海产品一定是经过严格检测的,是安全的。”陈新军表示,中国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正规渠道的海产品。对于公海捕捞的水产品,国家有关部门将会继续加强监测与监管,并与相关沿海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就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生存等方面开展长期跟踪研究。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